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4008热合强度测定法为药包材密封性能评价提供了标准,实施要点如下:
一、试样制备的精准控制
材料类:纵向/横向各截取5条试样(宽15.0±0.1mm),热封后恒温恒湿平衡≥4小时
袋类:不同热合部位共取10条,展开长度不足100mm时需用同材质材料粘接补足
**:试样边缘毛刺或热封区损伤直接导致数据失效
二、测试环境的硬性要求
必须在23℃±2℃、50%±5%RH环境中完成:
热封制备(HST-01热封仪独立控温精度±0.2℃)
试样平衡(4小时分子结构稳定)
力学测试(温湿度波动超差将致强度值偏差≥15%)
三、测定过程的三重保障
夹具校准:试样轴线与夹具中心线重合,松紧度以不发生滑脱为限
参数设定:300±30mm/min剥离速度,50mm初始夹距
失效规避:
断裂在夹具内立即作废
热封层分离时读取峰值载荷
四、结果判读的科学依据
材料类:纵/横向10条试样算术平均值(N/15mm)
袋类:10条试样跨部位平均值
合格基准:热合界面分离强度>内层材料强度
推荐设备组合
热封制备:HST-01热封试验仪(铝灌封热封头/PID控温)
强度测试:TST-01拉力试验机(0.5%精度/300mm/min精准调速)
相关问答
Q1:试样宽度为何必须15.0±0.1mm?
A:宽度偏差0.5mm将导致强度值误差超7%,此规格为国际通用标准。
Q2:热封后为何需要4小时平衡?
A:消除热应力,使高分子链段重排至稳定态,避免“假性高强度"。
Q3:胶黏带补接试样是否影响结果?
A:需确保粘接区在夹具外,且粘接力>热合强度的3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