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药用玻璃包材领域,121℃玻璃颗粒耐水性测定法的执行精度直接影响药品储存安全性。GHR-01A玻璃颗粒制备仪凭借其全自动控制系统与符合YBB标准的结构设计,成为执行2025药典新规的关键设备。
该仪器采用伺服电机驱动碾钵系统,通过精密滚珠丝杆实现0.1mm级击打深度控制,确保玻璃颗粒通过O筛(600-1000μm)的初筛效率达95%。相较于传统手工击打,其颗粒粒径分布标准差从12μm降至3μm,显著提升后续滴定结果的重现性。
在筛分环节,GHR-01A内置振筛机支持1-10000秒可调时间,并配备A筛(425μm)、B筛(300μm)双层筛网。某药企实际测试显示,采用该设备后,玻璃颗粒卡筛率从8%降至0.5%,且无需人工干预,单批次处理量提升至200g。
针对试验用水处理,GHR-01A集成无水乙醇洗涤模块,通过6次旋动清洗**去除玻璃表面油脂和金属离子。结合140℃烘干功能,可将残留溶剂含量控制在0.1%以下,避免有机物干扰后续滴定反应。
文章相关问答:
问:GHR-01A的碾钵/杵设计为何采用Φ50mm/Φ48mm规格?
答:该尺寸经优化,可确保玻璃颗粒在击打过程中均匀受力,避免局部过粉碎导致的粒径偏差。
问:全自动制备如何降低人为误差?
答:集成击打、筛分、磁选、洗涤、烘干五大工序,消除手工操作中的力度差异和污染风险。
问:GHR-01A的限位保护功能有何实际价值?
答:防止碾钵过载导致的设备损坏,同时确保玻璃颗粒在安全范围内破碎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