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胶作为食品添加剂、软胶囊壳基质及化妆品增稠剂的核心原料,其凝冻强度(Bloom值)直接决定终产品质构稳定性。GB 6783-2013标准严苛规定:明胶需在6.67%浓度、10℃恒温环境下形成凝胶,并通过直径12.7mm圆柱探头以1mm/s速度下压4mm,以测得的最大力值(单位:Bloom g)作为分级依据——药用明胶通常要求Bloom值≥180g,**化妆品原料则需≥250g。
检测难点与标准核心要求
温控精度:凝胶形成需10℃±0.1℃恒温环境,0.5℃偏差可导致Bloom值波动≥5%。
探头精度:下压速度必须稳定在1mm/s±0.1mm/s,速度过快将虚高读数20%以上。
样品制备:需经4小时溶胀+16-18小时静置固化,环境湿度>50%会导致水分蒸发影响浓度。
失效根源:Bloom值不足常源于明胶分子量分布不均、水解过度或重金属离子污染。
GST-01凝胶强度测试仪:精准破译Bloom值的钥匙
西奥机电GST-01凝胶强度测试仪专为GB 6783-2013深度定制,以三重技术突破破解行业痛点:
0.01g高分辨率传感系统:采用进口应变片传感器,量程0-1000g,精度±0.3%,确保药用级明胶180g临界值的精准判定。
双通道温控模块:内置半导体制冷+PID算法,实现10℃±0.05℃的超稳环境,杜绝温度漂移对凝胶网络的干扰。
全自动测试流程:一键启动探头定位、恒速下压及数据采集,自动输出Bloom值、弹性模量曲线,支持《中国药典》四部0983凝胶强度测定法要求。
仪器同步兼容胶囊脆碎度、胶液粘度测试,助力药企实现明胶原料-成品的全流程质控。
从数据到决策:Bloom值如何驱动产业升级
原料分级:Bloom值<150g适用于食品果冻,≥220g才能用于肠溶胶囊生产。
工艺溯源:某软胶囊厂商通过GST-01发现Bloom值批次波动,追踪至原料熬煮pH值失控,优化后胶囊破裂率下降40%。
创新应用:胶原蛋白医用敷料企业以Bloom值≥300g明胶为基质,GST-01测试数据成为产品注册关键证据。
三问三答:破解明胶质检困局
Q1:GST-01能否检测酸处理明胶(A型)与碱处理明胶(B型)?
A:**兼容。仪器预设A/B型明胶测试程序,自动匹配不同pH值凝胶的弹性特征曲线,确保数据可比性。
Q2:如何解决凝胶表面不平整导致的测试偏差?
A:配置激光定位系统,探头自动识别凝胶中心点下压;另附标准水平调平模具,确保样品制备时表面水平误差小于等于0.5°。
Q3:若遇非标浓度明胶(如8%),能否手动计算Bloom值?
A:无需手动计算。输入实际浓度值,系统自动按公式G_calibrated = G_measured × (6.67/C) 换算标准Bloom值(C为实测浓度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