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技术文章 > 2025 药典黏附力测定法实操指南:四大方法关键差异与注意事项

2025 药典黏附力测定法实操指南:四大方法关键差异与注意事项

更新时间:2025-07-04 点击量:59

2025 版药典 0952 黏附力测定法针对贴膏剂、贴剂的黏附性能提出了系统化检测方案,四大测定法各有侧重,操作细节直接影响结果可靠性。掌握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与关键控制点,是实验室精准检测的核心。

四大方法的适用场景与核心差异

指标 测定原理 适用范围 核心设备
初黏力 滚球斜坡停止法 快速黏附能力评估 倾斜板、钢球、接球盒
持黏力 垂直悬挂砝码法 持久抗脱落性能验证 试验架、砝码、压辊
剥离强度 180° 剥离试验 黏附稳定性量化 拉力试验机、聚酯薄膜
黏着力 直接拉力测定 综合黏附力绝对值测定 专用黏着力测定仪

关键操作要点与常见误区

环境控制:所有测定前需将供试品在 18~25℃、40%~70% 湿度下放置 2 小时以上,避免温湿度波动导致黏合剂性能变化。
洁净要求:倾斜板、钢球、试验板等接触面需用无水乙醇反复擦拭 3 次以上,否则残留杂质会显著影响黏附效果。
压辊操作:持黏力、剥离强度、黏着力测定中,均需用 2000g 压辊滚压 3 次,确保供试品与接触面紧密贴合无气泡,滚压速度与力度需均匀。
结果判定:初黏力以最大球号为判定依据,持黏力关注脱落时间,剥离强度与黏着力则以具体数值衡量,需符合各品种项下规定。

仪器校准与质量控制
黏着力测定仪需定期校准,通过 5 个以上砝码重量绘制标准曲线,相关系数≥0.99;拉力试验机需确保力值示值误差≤1%,剥离速率控制在 300mm/min±10mm/min。此外,试验板粗糙度需≤0.4μm,有污迹或伤痕时立即更换,避免影响黏附效果。

通过严格遵循 2025 药典操作规范,结合设备校准与环境控制,可确保黏附力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,为贴膏剂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可靠保障。

相关问答:

测定初黏力时,倾斜角选择 15°、30° 或 45° 的依据是什么?
答:根据供试品初黏力强弱选择,初黏力强的样品可选较大倾斜角,弱则选小角度,具体按品种项下规定执行。
持黏力测定中,砝码重量如何确定?
答:砝码重量需按各品种项下规定,通常根据贴膏剂预期使用场景(如日常活动、运动等)设定,模拟实际受力情况。
黏着力测定为何需要校准仪器?
答:仪器传感器信号值与实际黏着力需建立线性关系,校准可确保测定值准确性,使用或更换关键部件后必须校准,相关系数需>0.99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