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技术文章 > 从药典4016看注射剂包装密封性质量控制要点

从药典4016看注射剂包装密封性质量控制要点

更新时间:2025-07-14 点击量:8

2025版《中国药典》新增"4016注射剂包装用橡胶密封件穿刺落屑测定法",**系统规范穿刺落屑(≥50μm可见微粒)的检测流程,直指注射剂用药安全核心风险。该标准明确三类方法:

第一法聚焦胶塞相对趋势评估,要求被测胶塞与阳性对照胶塞同步试验,通过高压灭菌预处理(121℃±30min)、交替穿刺及滤膜收集落屑,严格排除穿刺器锋利度、操作者视力等变量干扰。若阳性对照结果异常或胶塞穿刺时被推入瓶内,则试验无效。

第二法针对注射针专用胶塞,分"直接法"与"对照法"。直接法需胶塞煮沸预处理+121℃灭菌,每胶塞穿刺4次且每次更换新针;对照法则引入25个阳性对照胶塞同步测试,确保结果可比性。关键控制点包括穿刺针规格(外径0.8mm,斜角12°±2°)及注射器精度。

第三法专用于垫片检测,创新采用垫片支撑装置防止穿刺时垫片剥落,并允许按实际灭菌温度调整预处理条件,提升方法适用性。

配套仪器NPT-01针刺穿测试仪凭借±0.5%精度、1-500mm/min无级调速及自动回位功能,成为穿刺力测定的理想设备,其模块化设计还可扩展至药包材其他检测项目。企业需结合产品特性选择合规方法,严控落屑风险。

相关问答:

Q:为何必须使用阳性对照胶塞?
A:穿刺落屑受胶塞材质、穿刺器状态等变量影响显著,阳性对照可验证试验系统有效性,确保结果可比性。

Q:不同方法适用的包装规格有何差异?
A:第一法要求装量≥50mL,第二法适用于<50mL小规格注射剂,第三法专用于垫片检测。

Q:穿刺针重复使用是否允许?
A:第二法明确要求每胶塞更换新针,避免针头变钝导致数据偏差。